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928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技交流] 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摄影大师的作品(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0:34 编辑

摄影的历史到今天不足200年。但是,摄影其实是赶上了好时候。
它诞生的十九世纪是科技和工业蜜月期,随后就是全球蓬勃发展的200年。
人类在这段时间里创造了比之前所有时间总和还多的多的价值!
摄影,是人类眼睛功能的延伸。
它见证了人类这段风起云涌的时代,当然——它自身也是技术和艺术完美的混合体!
这200年,也是摄影大师辈出的时代!
在相机背后,无数的摄影大师,或激情,或冷静,或睿智,或诡异地观察着世界,
为我们记录下一幅幅经典的摄影画面。

我们现在仰望摄影大师,大多是通过他们比较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来认识的。
但是,我们往往很难理解他们的作品。
诚然,他们的作品中有相当的一部分让我们膜拜赞叹!
但也有一些、尤其是所谓经典的作品,在我们眼里看来——
或者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觉得换我们也能拍出来;
或者是稀奇古怪:残缺的人体、倒立的建筑,感觉不到通常认为的美;
或者就根本看不懂:凌乱的线条、夸张的色块,干脆不知道画面里是什么……
这些,都让我们感到疑惑,不明白他们凭什么被称为摄影大师。
难道就是因为可以拍出让人看不懂的照片就是大师吗?
比如著名的摄影大师安德烈亚斯-费宁格。
他的作品当中有一副照片,拍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一座正在建造的铁路高架桥的桥墩。
照片看起来很普通,很像我们现在青藏铁路建造工地的样子。
而且画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华丽丽的感觉,仅仅就像一张普通的报道照片。
但就是这样的片子,成为摄影史上有影响的作品。
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摄影大师的作品呢?


费宁格作品《建筑工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0:36 编辑

我们看不懂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摄影作品,不理解那些著名的摄影大师,
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自身缺乏历史性地看待作品和摄影师的能力。
我们很多摄影人,包括爱好者和所谓的资深者,都很少去了解历史知识。
因为不知道摄影史和艺术史,也很少看摄影师的人物传记,
所以,就不会知道摄影的技术发展,不了解摄影艺术流派的演变,不知道摄影师的经历。
不了解这些,自然也就不可能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不会知道大师们在按动快门时所处的位置和时间节点。
那么,我们就难以正确地从观念、技术、风格,以及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比较。
如果我们能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
我们就会知道,那些作品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最典型的影像,
无论是从记录的意识,还是艺术的形式,以及技术的表达,都是当时最有开创性的,最好的!
那些摄影大师藉由他们的作品所呈现给我们的,是具有引领性的思维,
在摄影史和人类文化的进程,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价值。
所以——
脱离历史和时代背景,是没有办法深刻认识作品的。


克莱因作品《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0:35 编辑

我们看不懂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摄影作品,不理解那些著名的摄影大师,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自身摄影技术水平和视觉艺术修养欠缺。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数码相机甚至是普通手机的拍摄功能无比强大。
所以,几乎没有人觉得摄影是多么难的事情。
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是,由此我们却会忽视了人的作用。
毕竟,是人在拍照,不是相机在拍照。
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的摄影者摄影基础知识缺失。
很多人自己甚至相机都没摸明白,曝光还处在忽明忽暗地水平上,
看到好的作品,完全以一个外行的眼力来判断,
因为不能理解他人作品的拍摄技法,自然也就看不出大师作品的技法高明之处。
心里想的是:这个我也会啊。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这是技术层面的。另外,在艺术层面,我们普遍欠缺的是:视觉艺术修养。
我们接受的教育,除了教给大家学好数理化考个高分之外,刻意地回避了美学的课程。
结果就是导致全体民众审美鉴赏能力低下!
说白了,就是看不懂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因为不能理解视觉美学的规律,看不懂空间和透视的关系,
不理解点线面的作用,也不知道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风格,
所以——
就不会懂得摄影作品的真正含义。


韦斯顿作品《玛格丽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0:39 编辑

我们看不懂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摄影作品,不理解那些著名的摄影大师,
第三个原因就是:多凭主观臆断,片面地看待作品。
我们看待他人的作品,往往会从自己的感受去出发,这本无可厚非。
但要是想当然地拿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以此作为评价作品的依据,会导致:
自己理解的画面意图的就觉得对,不理解的就排斥;
自己明白的拍摄技法就大加赞赏,不明白的就厌恶;
自己喜欢的摄影师,作品不好也好;
反之,凡是讨厌的摄影师,不看作品就认为一定糟糕……等等,
带有这样的思维,是没法看懂大师的摄影作品的。
另外,我们在看作品的时候,往往还容易局限在某一角度。
比如,或者的技法的角度,或者是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去看。
也会局限在某一位摄影师某一类的、甚至是某一幅作品上去看,而不去完整地了解人家这之前的和之后的作品。
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毕加索作品,都是抽象的画面。
因为看不懂,就觉得他也许根本不会正常的绘画吧。
但其实你要是看毕加索年轻的时候的绘画作品,你就会知道,他也是从基础绘画开始的。
可是毕加索在20岁之前完成的作品,就已经达到了普通画家大半辈子努力的水准了。
而这之后的抽象作品,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突破自己的结果。
不要说我们看不懂,就是很多的专业画家和评论家也没几个能看透的。
所以——
因为不看摄影师个人完整的创作体系,就会对作品缺乏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杜瓦斯诺作品《毕加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0:53 编辑

有些所谓的经典摄影作品我们看不懂,不理解好在哪里,
有部分原因还真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作品本身有问题。
这些原因大概包括:
出于政治需求。前苏联时期,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目的,标榜某个摄影师和他的作品,为他贴上社会主义摄影大师的标签。
出于商业利益。商业的需求本来与摄影艺术并不矛盾。但有些个别机构为了获取不当的暴利,恶意地进行的炒,虚假抬高摄影师和作品的知名度。
体制内的吹捧。协会团体或者俱乐部等组织,出于维护共同利益的目的,以组织的名义没有底线地对自己的会员进行包装和推广。
再有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媒体的鼓噪!
其实传媒这个东西,本身并不具有艺术和审美的鉴赏能力。媒体的本质就是:制造有争议的话题。
于是一些可以引起舆论关注和争论的摄影作品就被拿来,利用这些制造话题。
结果在吵吵闹闹中,让受众觉得“只要是媒体推广的就应该是好的”,从而误导了我们。
看摄影作品,我们自身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并不是所有传说的大师和作品都名副其实,
往往有很多因素导致一些名不副实的人和作品被冠以大师和经典的称谓。
所以——
我们看不懂这类作品,是正常的。
美军宣传报道图片的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0:52 编辑

我们看不懂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摄影作品,不理解那些著名的摄影大师,
是因为,那些摄影大师有时候自己也看不懂。
假如,我们能够完整地观看某位摄影师的作品(当然这样做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假定能够看到的话),
我们就会发现,即便是最伟大的摄影师,他们也不都是总是能拍出好的片子。
因为他们也曾对仰慕者说:
不要问我如何能拍出好片子,如果我知道,我每次都可以拍出大片。
事实上呢?
除去他们完全失败的拍摄外,就是展示出来的作品当中,也有大量平庸的、甚至是糟糕的片子。
也就是说,他们自己也有看不懂自己,看不懂影像的时候。毕竟,
任何摄影作品都会受到摄影师所处的那个时代技术和意识的制约。
即便是不考虑他们技术和意识的条件,从客观的拍摄题材和环境来看,也有他们不能控制的变化因素。
而最重要的是,摄影中艺术因素的把握是最难的!
那种极强的艺术感觉和随之产生的旺盛的创造力,
在一位摄影师的一生中可能也就是极短的一段时间,短到几年或者几个月。
而且可能过去了,这一生也再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所以——
不是说大师所有的作品都是好的,没必要都去看懂。

摄影史上的骗子——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代表作,也是靠烂片子裁剪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0:56 编辑

我们看不懂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不理解那些著名的摄影大师,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这些原因,既不是我们自身,也不是作品本身的原因。
但往往却是些一时难以逾越的因素。
包括:
文化的隔阂。我们总会受到居住的区域,种族和历史等等因素造成的审美标准的多样性。
这些不同的标准是没法说谁好谁坏的。
还有价值观不同。因意识形态、宗教、政治和经济地缘的不同,会对作品产生的根本性的分歧。
这种分歧,恐怕还不是仅仅依靠宽容和理解能消除的。
当然,影像——摄影的这个产品,本身具有跨越文化和价值观的鸿沟的天性,
它天然地具有极佳的共性,易于被全人类所接受。
所以——
客观的因素影响倒不是很关键。
看懂或者看不懂摄影作品,仍然是观赏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阿富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1:13 编辑

我们看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总会产生一种这样的感觉,
就是觉得有些片子很平常,平常到眼熟的地步,好像换了我们来拍,大概也可以拍出来吧?
这个感觉,其实是一种幻觉。
首先不否认你能拍出一些漂亮的类似大师的画面来。
毕竟时代进步了,技术和交通成本都不是问题,
现在吹牛说到过哪里、看到了什么、拍到了什么,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高大上了。
但是,你能拍出那样的片子,其实是有偶然性的。
摄影本身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神秘的,拿起相机来,只要你拍的数量足够多,一定会有几张跟大师的作品很像的画面,这一点不奇怪。
可是,你的片子虽然很像大师的作品,但仅仅就是看起来像!
因为缺乏关键的深入骨髓的那么一点点的差别,就永远成为不了经典,
更不要说你的画面里所缺乏的历史价值和特定环境里的那种人文情怀。
你觉得经典作品里似曾相识的、稀松平常的画面内容,
也恰恰体现出真正的高手不是靠猎取诡异艳丽的景物,
而是能从普通的视觉元素中里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的真功夫。
从这一点来说,这也正是那些经过了历史的沉淀之后,
到现在仍然能给我们启发和享受的优秀摄影作品的价值所在吧。

胡武功的作品《人文关中》


侯登科的作品《麦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1:32 编辑

我们啰里啰嗦地说了半天关于为什么看不懂摄影作品的话题,
那到底,我们怎样才能看懂呢,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解读那些好的作品吗?
这个方法,说有,也没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文字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何况解读影像作品,其实是根本没有标准的。
非要是说有,大概也只是一个大体方向上的建议。
就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来解读摄影师的作品。
从历史的、技术的、艺术的角度,怀着尊重的态度,
不用自己的想法和好恶框定的、全面客观的去看。
从解读的顺序上来说,先要搞明白作品创作的目的,拍摄的背景,表达的意图。
然后从技术和艺术的层面进行分析,最后,回归到自我的主观感受上来。
不是说不要主观地判断吗?
其实,解读他人摄影作品目的,最终还是服务于自己的感受,不是为了解读而解读。
但是在多角度的、相对客观的解读之后,从开始的主观到相对的客观,
再回归到自己主观的感受上来的时候,
这个主观,已经是升华了的感受。
这个时候,尽可以放纵自己的思绪,享受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感悟!


苏珊-桑塔格的著作《论摄影》。封面照片的作者是费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9: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甲骨文 于 2015-11-1 11:18 编辑

后记:简单说几句关于模仿的话题。
艺术推崇的是多样性和独特性。
在摄影当中,如果是大师或者别的摄影者拍过的题材和形式,你还会去拍吗?
你会说,那我就不去拍了。
但现实当中,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都在拍别人拍过的东西。
你去景点,那个所谓的最佳位置最佳时间永远挤满了人;
你上论坛,永远有人在在问楼上的片子在哪里拍的。
可笑的是,这些所有的行为还都被冠冕堂皇地冠以:创作采风。
这哪里是创作啊,分明就是地地道道的模仿啊!
这那里是采风啊,分明是摄影圈的集体发疯啊!
模仿是最为原始的学习方法,现在连幼儿园的美术课都不提倡小朋友临摹作品,而是靠自己的想象来画画。
模仿别人的作品,不是摄影创作的。而且,只要是你的作品像某位摄影师的某个作品,其实你就已经失败了。
你拍得再好,人家也会说,这样的片子我见过,你拍得真像!
所以,摄影最可怕的就是:你把手里昂贵的相机变成了彩色复印机。

中国式摄影!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10-14 09: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0-28 08: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甲老师写得好赞一个“摄影最可怕的就是:你把手里昂贵的相机变成了彩色复印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10-29 19: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1-12 18: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中国式摄影!看到这样的摆拍就觉得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